
骂得最凶,买得最凶。
iPhone12自发布会以来,受到了无数人的吐槽甚至可以说是抵制。
没有充电器和耳机?电池容量小?
什么?还不支持120Hz的屏幕刷新率?
这还买什么?真不如一款千元机。
坚决不买!谁买谁吃亏!
万万没想到,信誓旦旦说不买的人不过是自欺欺人。
苹果预售的第一天,官网服务器都差点没被挤“崩溃”,天猫、京东等各大商城也在顷刻之间断货。
一时间,苹果在国内上演了一番真香定律。
不愧是这一届网友,难道是在玩套路?
售前已经知道iPhone12会很难抢到,然后反手一个操作说坚决不买,实则自己默默打开商城下单付款?
但首批iPhone12顷刻间售罄,不知道这些“玩套路”的人抢到没有。
回顾以往的苹果发布会,似乎每一次都会被骂,但骂声一片后苹果手机就是卖得好,甚至供不应求。
苹果手机在国内如此畅销,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那么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究竟是在哪里?眼镜行业是否可以学习苹果公司,让眼镜行业也来上演一番真香定律?
答案是可以的。
这里,我们不谈技术,因为手机和眼镜行业的技术丝毫不相干。
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,技术同样是眼镜行业的重中之重,有了更先进的技术,才能研制出更完美更具性价比的镜片和镜架,才能受到市场的拥护。
我们着重来看看苹果公司的营销方式和策略,它非常适用于眼镜行业。
学习领会了这一套营销策略,你的眼镜或许就会大卖,甚至可能上演一场眼镜行业的真香定律。

1977年,苹果公司迎来了除乔布斯、沃兹尼亚外的第三号创始人迈克·马尔库拉。
此前,马尔库拉已是英特尔公司营销市场经理,加入苹果公司后,苹果公司营销额直线上升。
1977年,苹果公司的营销额只有200万美元左右,马尔库拉加入之后,1978年苹果公司营销额就上升到了1500万美元。
单从营销额上看,马尔库拉的加入,宛如让苹果公司坐上了云霄飞车。
1979年,马尔库拉制定了“苹果营销三原则”,苹果公司有现如今的成就,可以说“苹果营销三原则”厥功甚伟。
“营销三原则”之一:共鸣
马尔库拉说:“要紧密结合顾客的感受,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要更好的理解使用者的诉求。”
这一原则,实则是告诫每一位企业家和在座的各位眼镜行业的老板,要一切以客户为主。
乔布斯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,为了开发出没有瑕疵的产品,他经常和团队将研发出来的产品推倒重来,如此反复。
虽然花费了巨量的研发费用和精力,但产品却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共鸣。
试问一下,如何眼镜行业有一款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产品,是不是可以让眼镜像苹果手机一样受欢迎?
“营销三原则”之二:专注
马尔库拉告诫乔布斯:“为了做好我们决定做的事情,我们必须拒绝所有不重要的机会。”
乔布斯谨记在心,后来他重新执掌苹果时说:“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,对公司来说是这样,对产品来说也是这样”
于是,乔布斯将原本苹果公司要做的事情砍掉了一大半,专注于重要的产品。
在这一点上,眼镜行业似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,做镜片就专注于做镜片,做镜架就专注于做镜架。
但,对于眼镜行业而言,专注不是简简单单的分工,而是用心去做研究产品,研究更完美更舒适的眼镜。
“营销三原则”之三:灌输
马尔库拉说:“这涉及人们如何根据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传达的信号,来形成对它的判断。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,我们也许有最好的产品,最高的质量,最实用的软件等等。如果我们用一种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,顾客就会认为我们的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。如果我们以创新、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,那么优质的形象也就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了。”
后来,乔布斯向约翰逊描述马尔库拉的名言说:“一家好的公司要学会灌输。它必须竭尽所能传递它的价值和重要性,从包装到营销。”
领悟到没有?最后一点“灌输”,实则说的是一种产品的展现方式,你可以认为是广告。
假若你进货了一批全新的眼镜镜片,你却无法传递出镜片的价值和镜片新功能的用途,是否会无人问津?
但如若你不管用什么方式,将这款镜片的价值和优质的形象传递出去了,是否会在市场上引起强烈的反响?
你有一流的技术,你有一流的产品,就差一流的包装与营销了。
纵观苹果手机的广告,你会发现,苹果的每一个产品都恰到好处的展现出了它的创意与产品的卖点。
在这一点上,眼镜行业和苹果手机一样,将产品的卖点传递出去,就是一流的营销。
最后,营销的重点始终不是花里胡哨的画面感,而是让消费者觉得这款产品“有点东西”。